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筆者老家丘陵小崗,工作單位熙攘小鎮,居住地點縣城小區,一句話,山石先生生于農村、工于農村、居于農村也。因此,山石先生對生我養我的農村倍加關注,特別是對自己親身目睹的塘、堰、溝、渠、河等小水域的目前命運表現了極大的憂患。為了敘述方便,本文將塘、堰、溝、渠、河等水域統稱為“農村小型水利工程”。
我國丘陵面積較大,丘陵地帶的莊稼灌溉主要靠溝、塘、堰、渠等水域。而鄉下農村,如今作為主要儲水灌溉的水塘已經面目全非了,幾乎所有的水塘都長滿雜草,面積大大縮減,不少水塘由過去的兩、三米深變成當下最高儲水位不及一米的小“水蕩”,外出打工是農村勞動力的主旋律,種不種糧食在農村的不少地方已不再是過去關注的焦點,而縣鄉兩級政府往往以GDP論英雄,以“招商引資”為政績,村上又無資金拓展渠塘,因此,由于常年失修,致使原來每個自然村引以驕傲的“當家塘”已不再“當家”了;常年流水不斷的大堰也變成了狹窄板滯的水溝;而作為輸向田地的直接“水利樞紐”的水溝很多也奄奄一息了。逢到風調雨順的年成,莊稼灌溉還能勉強過得去,假如遇上干旱,不講大干,就是中干、小干年成,水稻生長也將打對折。我想:因干旱大面積的歉收以致不收,造成糧食客觀上的漲價,不僅關乎到農民的生活、生存,勢必會影響到食品等上游產品價格的攀漲,嚴重的話會引起通貨膨脹。就拿去年五月份以來發生在我國的豬肉等副食品價格急劇上漲這件事來說,它對于我們低收入家庭生活質量的影響也是非同小可的。對于中、低收入家庭來說,豬肉少吃一點也不妨大礙,但糧食沒有得吃可就要餓死人,這是三歲小孩子也懂得的事。過去,一年當中,我們農村每家每戶都養一頭豬,如今養豬的人戶不及5%,農民不但無豬可賣,就連自己吃豬肉,也要到市場上買,從而給市場豬肉供應量造成極大的壓力。試想一想,我們政府的有關部門如果能較早地發現這一問題,早早地給養豬戶們予補貼,也不會造成去年以來在百姓形成的“價格恐慌癥”。
再說“河”的問題。筆者工作的地方有兩條河流環繞,一條是穿鎮小河,我剛參加工作的幾年間,“河水清且漣漪”,可如今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沿街攤點、作坊、住戶密密麻麻,大量的生活垃圾隨意拋扔,不僅造成河水污染嚴重,而且雜物堵塞河床現象令人發指,如果再遭“九一”洪澇災害,一帶居民必遭大患無疑;一條是直流入屬“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湖的人工河,原浩浩蕩蕩,面寬底深,走船運物,一片繁忙,如今河床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島嶼”和“暗礁”。不僅不能行船,而且連起碼的幾級防洪蓄洪水平都達不上了。
如上存在的問題,據我所知,不是個別地方現象,而是存在于大多數。因此,我建議:加強冬修,加強對城鄉水毀工程的檢修力度,加強對農村塘、堰、溝、渠、河等小型水利工程的疏浚、整修力度,并形成法條,使其成為基層政府的一種常態。
這就是山石居士響應蘋果斑竹主任的號召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呈送的第一份提案(議案)。錯誤之處,祈請斧正!
(來源:新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