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趙啟正最近檔期很滿,約他采訪相當困難。這位“老新聞”正在緊張準備應對新挑戰。
曾經是“中國政府的公關總領”——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掌門人,而后擔綱高等學府新聞學院院長,趙啟正可謂身經百戰。而今他又受命出任中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新聞發言人。不過,盡管是沙場老將,但這一次轉戰到政協舞臺,“老新聞”還是遇到了一些新問題。
最怕記者問的事我不知道
“昨天我碰到李肇星,他拿著一摞資料給我看,里面的問題細極了,比我這一摞還厚。”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趙啟正指著桌上厚厚的資料說。實際上,為了備戰今年“兩會”,他自己也下了一番功夫。
“每天都要學習。”趙啟正說,當好發言人要做到“內知國情、外知世界”。
“‘內知國情’是第一。國情包括很多,除了一般性的了解,自己所負責的領域則應該知道的特別多。如果是衛生部的發言人,應該知道中國的醫療政策、衛生事業的發展和改革;如果是教育部門的發言人,應該知道中國教育的情況。”
“第二,外知世界。如果不知道世界,你的尺度就難把握。很多事情不能輕易地稱為中國第一,因為有可能其他地方還有更好的。所以具有較好的文化背景,才能把握好表達的尺度。”
但盡管如此,當“兩會”首場記者會臨近時,趙啟正還是坦言:“最怕記者問的事我不知道”。
“不知道我也不能不回答啊,所以我會說,你的消息我沒有獲得,但是對這類問題,我們的立場是……。”趙啟正說,做新聞官得有擔當,“回答好了,是為國爭光;但如果回答錯了,就可能要承受很大的壓力。”不過,這位“老新聞”肯定地說,“就算是壓力再大,你要想到這是‘為國捐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