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2月7日,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張燈結彩,營造出濃郁的喜慶氣氛,迎接牛年元宵佳節的到來,美麗的景致引得游客紛紛拍照留影。中新社發 玉龍 攝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說,總體上看,北京有信心解決奧運場館賽后利用的問題。
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蔣效愚說,奧運場館利用是一個共同的課題。北京現在奧運場館比較多,有31個,都在以不同形式進行著賽后的經營和運作。
“‘鳥巢’現在也有很多大的策劃,”蔣效愚說,“但‘鳥巢’太大,91000個座位。運作起來,還需要公交、地鐵、公安等各方面的配合。但是‘鳥巢’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前景。”
他說,包括“鳥巢”、“水立方”在內的奧林匹克中心區,至少從旅游角度看,無論在去年“十一”黃金周,還是今年春節,參觀人數都“大大超出”預想。而且在北京諸多的景點當中,奧運中心區場館的觀眾流量已超過故宮,從而成為北京“最好的景點”。
被問及“鳥巢”的冠名權是否要拍賣時,蔣效愚響應:“這一點還在研究。”
蔣效愚說,北京奧組委現在已經進入最后的“善后”階段,主要工作包括四件事。
一是財務結算和審計。國家審計署從去年底已經介入這一工作。蔣效愚說,從目前結算情況看,北京奧組委總體花錢的水平大體和雅典奧組委差不多。“北京奧組委不會虧本”,他說,奧組委一定要兌現申辦時預算的收入結算的要求,“當時預計我們收入大概是16.25億美元。支出16.9億美元,盈余1600萬美元,現在初步結算看,盈余程度會超過原來的目標。”
蔣效愚說,這些數字都要經過審計。之后,國家審計署將向國務院、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報告,也會向社會公布。
二是物資處理。現在有上百萬件物資需要捐贈、拍賣。蔣效愚說,奧運物資中一部分有文化意義、紀念意義的,會捐贈給社會。比如,開、閉幕式時用過的一些服裝、道具,已捐贈給博物館,以示對社會各界的感謝。另外還有一些大宗的、有價值的物資要進行拍賣。而拍賣工作實際也已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
他認為,眼下的國際金融危機整體上對奧運物資拍賣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很多奧運物資帶有文化性、紀念性,不會貶值。他說,目前已經拍賣的物資,價值比預期增長了三分之一。
三是人員安置。北京奧組委原有八千多人,現在還剩約三百人,都要一一安排工作。他透露,奧組委中已有幾十人進入了亞組委。
四是進行總結報告。根據主辦城市合同,北京奧組委要向國際奧委會提供9份、大約六百萬字的總結報告。這些報告包括中英文版,有的還要譯成法文。
“我們爭取今年六月份把這些工作結束,”蔣效愚說。
編輯:肖亭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余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