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中國今年的“兩會”吸引了阿根廷媒體和專家的高度關注。阿根廷多名經濟學家和中國問題專家5日表示,在世界經濟受到金融危機強烈沖擊陷入低迷時,中國的“兩會”如果支持擴大投資和刺激內需政策,對于提振世界經濟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阿根廷“亞洲-阿根廷協會”主席古斯塔沃·赫拉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政府此前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應對金融危機的積極措施,對于穩定國際金融市場,避免全球經濟大幅衰退具有重要作用。今年的中國“兩會”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行,更加引人注目。
赫拉多說,當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經濟同樣受到嚴重影響。但是中國政府當時沒有轉嫁危機,而是積極采取措施擴大內需,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去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再次為穩定世界經濟扮演了積極角色。
他表示,中國政府采取克服危機的措施“非常充分”,相信今年舉行的中國“兩會”會支持政府采取的擴大投資和刺激內需的政策。在世界經濟陷入低迷的時刻,這樣的支持有助于鞏固全球投資者和民眾的信心,因為中國擴大內需不僅將推動中國經濟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而且對于加快世界經濟復蘇也具有積極意義。
阿根廷羅薩里奧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愛德華多·奧維多說,中國政府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作出了重要的決定。這個決定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意義,今年的“兩會”不僅將對這些政策給予政治上的支持,而且會更加明確政策的方向。
奧維多說,由于出口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因此世界經濟增長下滑對中國的出口和國民經濟形成嚴峻挑戰。中國政府果斷地進行經濟政策的調整,啟動了擴大內需的政策。
奧維多表示,對于面臨經濟危機陰影的世界各國來說,哪個國家能有效地啟動國內市場的需求,就最有希望率先走出危機的陰影。他認為,中國改革開放30年積累的國力和經驗以及中國國內市場尚未開發的巨大潛力都對中國擴大內需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奧維多同時指出,作為世界農業生產和出口大國,阿根廷還非常關注中國正在進行的農業改革,關注中國今年的“兩會”就農業問題可能出臺的政策和措施,因為農業改革將大大提高中國的農業生產效率,改變世界農業生產的格局。
阿根廷戰略研究所所長豪爾赫·卡斯特羅說,現在世界經濟要想擺脫危機的兩大關鍵因素是美國的生產力和中國的需求。中國政府出臺了擴大投資和內需的措施有助于穩定國民經濟。
卡斯特羅說,拉美國家對于中國政府應對危機的政策給予了高度關注,因為中國現在是全球初級產品的重要買家,如果中國經濟盡快走出危機,對于穩定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具有重要作用,拉美國家也將從中受益。
卡斯特羅說,中國今年的“兩會”比往年更加吸引世界的關注,因為中國政府積極的經濟政策是否得到“兩會”代表的信任和支持,是否會有新的擴大投資和刺激內需的政策出臺,都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編輯:霍默靜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