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又是一年“兩會”時結束時。今年的全國“兩會”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于3月13日上午9時勝利閉幕。和往年一樣,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于會后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就大家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一一作答。每年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也成了媒體和民眾期盼和熱議的焦點話題。撫今追昔,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回顧總理6年來中外記者招待會上那一幕幕激動人心的場景,回味總理6年來中外記者招待會上那一句句感人奮進的話語,無不充分彰顯了總理貫通古今的睿智和親民愛民的情懷。
家國天下,民生為天。總理每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堪稱是民生的讀本、民本的體現;同樣,每年“兩會”結束后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也是總理作為一位大國總理、平民總理對人民的感恩情節和民生理念的集中呈現。
讓我們再次來品讀、感悟一下溫家寶總理6年來那親切感人的場景、振奮人心的話語。
這是記者們期待已久的時刻。2003年3月18日上午10時30分,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剛閉幕,新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應大會新聞發言人邀請,來到人民大會堂三樓中央大廳,與采訪“兩會”的中外記者見面。這是溫家寶擔任總理后第一次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感謝人民對我的信任。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農村的一個教育世家。”一段充滿感情的自述,拉開了共和國第6任總理溫家寶與中外記者見面會序幕。
2004年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溫總理動情地說,“一位朋友問我,你能不能用一兩句詩你概括一下你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兩位偉人的詩,一位是毛澤東主席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一位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2004年,中國政府的施政理念由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2005年“兩會”,“和諧社會”成為關鍵詞。圍繞這一關鍵詞,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從體制改革和給予弱勢群體更大傾斜的公共財政政策入手,提出了“10年建成法治政府”與“促進社會公平”。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溫總理坦誠地說,“我愿意借此機會回答記者們的提問。我是用心來回答大家的提問。因此,我不緊張,也不害怕。”總理的真誠、真心,感動著會場內外的每一位聽眾。
“我最覺得痛心的問題是在這三年的工作中,還沒能夠把人民最關心的醫療、上學、住房、安全等問題解決得更好。”在2006年“兩會”的記者見面會上,溫家寶說。溫家寶在記者提問前首先說,“兩會”受到廣大群眾的關注,他們通過代表、委員、新聞媒體和信息網絡給政府工作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單是人民網、新華網、搜狐網、新浪網和央視國際網不完全的統計,對政府提出的意見和給總理本人提出的問題多達幾十萬條。我從群眾的意見當中,感受到大家對于政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種信心和力量。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正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面對新的任務,需要更加清醒,更加堅定,更加努力。
2007年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溫總理擲地有聲地說,“政府工作走過了四個年頭,她告訴我們,必須懂得一個真理,這就是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一切屬于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歸功于人民。”總理那親民愛民,一切對人民負責的心跡表露無疑。
2008年,注定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也注定黨和政府必須始終將人民群眾利益置于比天還高的位置。“我和我在座的同事們都懂得一個道理: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臺上。在這5年,我要下決心推進財政體制改革,讓人民的錢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勝利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中外記者見面時如是說。
6年,溫家寶總理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和務實言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兌現了向人民所作出的承諾。6年,溫家寶總理始終保持著對人民群眾的那一份真誠、那一份真心、那一份真愛。6年,溫家寶總理留給我們很多值得回憶和記取的感人瞬間和動人話語,哪里有困難,哪兒有危險,哪里就會見到總理那因為忙碌操勞而略顯憔悴的身影,哪兒就會響起總理那低沉穩重而飽含責任和信心的話語。
“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是用心來回答大家的提問”,“我從網友留言里感受到期待和鞭策”,“一切歸功于人民”,“政府的一切為了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上”,“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這就是我們的總理,一個很普通的人,一個很誠實的人,一個很盡責的人,一個很親民的人,一個很睿智的人,一個很感恩的人,一個很偉大的人……我們以有這樣的一位平民總理、大國總理而感到很慶幸、很自豪、很幸福!
編輯:富文佳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