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簡稱川或蜀。位于我國西南地區、長江上游,在東經97°21′~108°31′,北緯26°03′~34°19′之間,漢末三國時為蜀國地。秦代置蜀郡。漢屬益州。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注:非川陜路),后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后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截至2007年底,四川省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43個市轄區、14個縣級市、120個縣、4個自治縣;4544個鄉鎮、239個街道辦事處。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中,社區居民委員會4822個,村民委員會50182個。全省總面積是48.5萬多平方公里。
其中居住著彝族、藏族、回族、漢族、羌族等民族。“中國第二大藏區”、“唯一的羌族聚集區”、“最大的彝族聚集地”。省會成都。四川屬中國西南內陸,西有青藏高原相扼,東有三峽險峰重疊,北有巴山秦嶺屏障,南有云貴高原拱衛,形成了聞名于世的四川盆地。全省總面積48.5萬多平方公里。四川旅游資源極為豐富,歷來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說,并有“峨眉天下秀,九寨天下奇,劍門天下險,青城天下幽”之譽。
四川省有天臺山、青城山、千佛山、四姑娘山、蒙頂山、峨眉山、白云山、鳳凰山、夏衍山、西嶺雪山、竇圌山、華鎣山等著名山峰。
四川省省鳥:紅腹錦雞
秀---峨眉山
四川,在商周時期四川地區建立了兩個國家:一個是川西地區以古蜀族為中心建立的蜀國,一個是川東地區(今川東地區和重慶地區)以古巴族為中心建立的巴國,所以四川古稱“巴蜀”,是中國西南部的一個大省,2008年末常住人口8138萬人。周邊同重慶市、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青海省、陜西省接壤,四川地大物博,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四川是全國的農產品供應大省,是國家最大的糧、油、豬生產基地之一。四川農業發達,號稱“天府之國”,是我國小麥、水稻、油菜籽、黃紅麻、甘蔗、桑蠶、水果的重要產區。川西高原、山地分別為本處重要牧區和林區。盛產林特產竹子、白蠟及中藥材川貝、麋香、蟲草等,銀耳、生漆、毛竹等產品享譽全國。
四川也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本省是我國內地綜合性工業基地。成都電器、量具刃上、攀枝花鋼鐵、川中油氣田、自貢鹽化工、內江制糖、瀘州和宜賓等地的釀酒工業等都很有名。其中冶金、采礦、化工、機械、宇航、電子工業等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攀枝花鋼鐵公司、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長虹集團、希望集團、中國第二重型裝備廠、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東方汽輪、東方鍋爐)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聞名國內外。
四川的交通通訊發展迅猛。水陸空交通日趨完善發達,微波、光纖、衛星、程控電話、圖文傳真、INI聯網等現代通信遍布全省各市、地、州、縣及部分鄉村,初步形成了現代交通、通信網絡。
四川是一個綜合科技力量較強的省份。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中等專科學校和技術學校、中等師范學校、職業高中、普通中小學等都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