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環境保護
![]() |
中國將于近期發布赴海外投資項目環保指南 2009-06-01 22:00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29日報道:我國將在近期發布海外投資及援建項目的環保指南,以規范“走出去”企業的行為,規避環境及社會風險。 該指南已由中國環境規劃院與全球環境研究所編寫完成,目前正由環境保護部與商務部協調,有望在近期正式發布,這是該項目負責人中國環境規劃院綜合部主任葛察忠近日向《中國日報》透露的。 指南將要求中國海外所有在建和已建的項目配套必需的環保設施,如污水和垃圾處理的設備等。同時,中國在海外投資或參與援建的企業須對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對項目帶來的生態破壞進行補償。 除遵守中國已加入的國際環境公約以外,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項目還應符合東道國的環保要求,全球環境研究所項目官員智穎標告訴《中國日報》。 “如果東道國的環保標準低于國內,企業將按照中國的標準開展工作,”智穎標說,“這樣也可以把中國積累的經驗介紹到那些較不發達的國家,幫助他們提高環保管理的水平。” 自2001年實施“走出去”戰略以來,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近幾年有了長足的增長。 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去年的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406.5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63.6%,而這一數據在2002年僅為25億美元。 今年4月份,商務部發布了首批針對20個國家的《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雖然里面涉及到環保的內容,但我國仍缺乏較為綜合的可操作性強的環保規范。 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和援助項目主要涉及礦產資源開發、石油、加工制造及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并集中在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國。這些地區的生態非常脆弱,容易引起環境問題,葛察忠主任介紹說。目前中國海外投資中環保爭議較多的主要集中在水電開發及資源開發利用類的項目。 雖然國有大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過程中都很注重環保,但是也有一些中小型企業為降低成本,且東道國環保要求較低而忽略了環保措施,也在國際上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隨著我國鼓勵擴大對外投資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將走出國門,遵守環保指南將有助于這些企業規避環境及社會風險,智穎標說。 在海外投資中注重對投資國的環境保護,也是遵循國際慣例。美國環保協會中國項目負責人張建宇介紹說,美國政府就要求美國在海外投資的企業必須遵守所在國的環境保護要求。 而一些著名的跨國企業不僅在各地都貫徹了較為嚴格的環境標準,更要求其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也做到綠色和環保,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駐華代表馬健向《中國日報》介紹說。 葛察忠同時表示,該環境準則將鼓勵國內的銀行采取綠色的信貸制度,在發放貸款的時候將企業的環境保護情況作為考察指標。到目前為止,中國進出口銀行就已經制訂了綠色信貸的具體操作指南,而我國的興業銀行也在去年加入了確保可持續發展的“赤道原則”。(中國日報記者 李婧 編輯 張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