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媒體代表高度評價世界媒體峰會成果 2009-10-11 08:54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世界媒體峰會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全球媒體普遍關注這次“世界媒體的奧林匹克”,紛紛予以正面報道,對峰會的成果給予積極評價。 來自世界五大洲的170多家傳媒機構負責人一致同意,本次峰會是“史無前例的”,將對世界傳媒業產生廣泛、積極和深遠的影響,推動世界各地媒體共同應對挑戰、增進彼此合作、實現共贏發展。他們在會上發表的《世界媒體峰會共同宣言》中表達了攜手共創未來的意愿和決心。 影響深遠 “峰會的舉行具有突破性意義,我很榮幸能夠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峰會共同主席、美國時代華納特納廣播集團亞太區總裁兼董事總經理馬可寶說。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臺臺長特別顧問杰弗里·格拉爾尼克說,在全球傳媒業面臨新挑戰的關頭,世界媒體峰會的召開恰逢其時。 峰會共同主席、日本共同社社長兼編輯主干石川聰說,峰會已為今后的合作創造了良好開端,也是全球傳媒業凝聚力量的新起點。 非常成功 峰會共同主席、美國新聞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魯伯特·默多克說,世界媒體峰會開得“非常成功”,他為能夠出席峰會深感榮幸。 峰會共同主席、英國路透社總編輯史進德說,世界媒體峰會獲得圓滿成功。馬可寶說,所有參會代表都滿意而歸,峰會對各國代表來說都是成功的。這對發起方和主辦方來說都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峰會共同主席、俄羅斯俄塔社社長維塔利·尼基季奇·伊格納堅科表示,世界媒體峰會的成功舉辦,為世界傳媒業做了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與會代表對峰會的組織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組織有序、接待熱情周到。有分析文章認為,隨著峰會的召開,新華社的地位也無形中跟著提升。 合作共贏 “我們暢所欲言,經歷了‘頭腦風暴’。”澳大利亞聯合通訊社首席執行官克里夫·馬歇爾說:“我們不僅從同行的經驗中,思索自身機構該如何生存和發展,也在全球網絡的視野中,思考著如何將信息傳向世界,履行媒體應有的使命。” 肯尼亞民族媒體集團總編輯旺格希·姆旺吉說,通過這一盛會加深了對世界媒體發展未來的了解。肯尼亞通訊社社長伊其基爾·穆圖阿·恩伊斯亞說,他通過世界媒體峰會這個平臺,呼吁國際社會更多地關注非洲。埃及開羅衛視主席穆罕默德·格哈爾說,在世界媒體峰會上,他與來自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同行就深化合作達成了共識。 法國費加羅報副總編皮埃爾·羅塞林認為,如果代表著各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媒體能夠加強交流和友誼,各國民眾之間的聯系就會更加緊密,理解也會進一步加深,媒體在全球化時代的作用也會進一步凸顯。 彰顯形象 峰會共同主席、美聯社社長柯里說,胡錦濤出席世界媒體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極大提升了峰會的重要性和在全球傳媒界的影響力。他說,中國通過峰會向世界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展現了中國堅持開放、不斷進取的形象。 埃菲社等外國媒體連續刊文報道中國提出的媒體價值觀和對世界媒體的期待。新加坡《聯合早報》說,這些都見證了“崛起的中國要在全球媒體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援引默多克的話說:“中國擁有一次推動和引領數字革命的機遇。”馬可寶的講話也被廣泛引用:“當中國從一個內向型的參與者變成傳媒業的領頭羊時,中國一定會有自己的‘時代華納’。”《澳大利亞人報》說,數字技術打破了國內國外報紙和電視媒體的界限,如果中國可以充分把握機會利用這一平臺,就能“用自己的聲音向世界說話”。 反響廣泛 世界媒體峰會受到全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在兩天的會議期間,僅世界各地的英文報道就超過400篇。 峰會開幕當天,美聯社、法新社、德新社、共同社、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新加坡聯合早報網、韓國《中央日報》、臺灣中央社等多家境外媒體積極報道胡錦濤主席在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峰會期間,美國之音中文網、英國廣播公司、多維新聞網、德新社、中央社、韓國《中央日報》《朝鮮日報》、俄羅斯《報紙報》、《印度斯坦時報》、香港《南華早報》、臺灣《經濟日報》等境外媒體紛紛刊發報道與評論,對峰會召開予以正面評價。 在峰會閉幕后,英國廣播公司、阿塞拜疆趨勢通訊社等媒體還迅速全文報道了《世界媒體峰會共同宣言》。 峰會共同主席、英國廣播公司全球新聞總裁理查德·山姆布魯克說:“在這個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里,能夠在中國對中國進行報道非常重要。” 峰會執行主席、新華社社長李從軍說,世界媒體峰會會期雖短,但成果豐碩。無論歲月如何流逝,這些都將被永久珍藏。 編輯:寧波 來源:新華網(記者 吳晶 劉東凱 楊定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