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24日文章】題:中國的“鬼城”可能遠沒此前認為的那么可怕
近幾年西方媒體用大量視頻和照片記錄中國的“鬼城”——空曠怪異的商場和毫無生氣的公寓樓。但在里昂證券分析師王艷看來,這些報道或許“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近期走訪了中國三大“鬼城”之后,王表示,大量空房現象與中國房地產的一些“怪癖”有關。
她本周二在里昂證券亞太市場投資者論壇上說,中國的新公寓通常以毛坯房形式出售,購房者須自己負責從淋浴器到地板和廚房的所有設施安裝。許多此類“鬼城”都需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聚斂人氣——尤其是,通常只有賣出土地,城市才能籌到相關資金進行后續設施和交通建設,最終使其成為成熟社區,“剛竣工的房子其實不適合入住,所以要很長時間人們才愿意搬進去。”
2008年至2011年在鄭州、鄂爾多斯和溫州——常被視為充斥房產泡沫的典型——竣工的樓盤,住戶通常要3年才陸續入住。王的調查發現,此類建筑,前12至18個月內的平均入住率為48%,之后一年增加19%,下一年為15%。這種延滯現象不僅與住戶需要時間裝修有關,許多人還想先等鄰居們收拾妥當,以免遭受裝修粉塵和噪音侵擾。
以被稱為“最大鬼城”的鄭州為例,一些有關新城區的報道使用的是2010年至2012年的照片,當時連接新區與老城區的地鐵尚未竣工。最近于8月份再次造訪時,王看到許多汽車、“成群結隊的行人”和相當熱鬧的街景,及安裝在許多住宅樓上的窗簾和空調。
里昂證券調查顯示,65%的中國中產家庭稱僅有一套房產。但許多此類業主正迫切改善居住條件或再買一套房。王認為,鑒于其中60%家庭無房貸負擔,他們具有購買實力。
盡管一些“鬼城”的幽靈氣息正在消逝,但在鐵嶺或鄂爾多斯等更小城市建造的無用項目或將繼續舉步維艱。例如,煤炭開采業的緊縮已進一步損害鄂爾多斯吸引新居民的能力,某些住宅區的空置率達37%,里昂證券預測該趨勢會繼續惡化。有些房產開發商已暫停施工,其他的則干脆“跑路走人”。(作者Te-PingChen,王會聰譯)
(來源:環球網 編輯:黨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