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英國《每日電訊報》9月8日報道】題:中國擁抱“英國模式”,為埃蒙德·伯克而放棄毛
? 如果知道中國領導層正以濃厚興趣研究漫長的英國歷史,卡梅倫首相或許會重拾信心,即便俄羅斯的普京對我們的小島不屑一顧。
? “我們希望學習英國模式”,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說。李教授在意大利舉行的一個論壇上對我說,“中國領導人正仔細審視英國過去400年的政治變革方式,分析其與法國的差別”。他說,英國經歷過難以置信的變化:對美戰爭、對法戰爭、兩次對德戰爭、帝國的崛起與衰落、普選等,但社會依然穩定,“我們認為原因是尊重傳統,但必要時也樂意改變。這與法國形成鮮明對比。我們從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中得知,如果不進行改革,就將以一場革命收場,如果我們不及時改革,也將出現這種現象。”
? 據李教授講,18世紀的愛爾蘭哲學家埃德蒙·伯克正風行于當今中國大學。伯克對暴力革命的批判得到深入研究,他還被推崇為通過及時而可控的變革來保持社會穩定的先知。中國大學還醉心于伯克的傳承、世代流傳的契約以及自由的局限性等理論。此外,著名政治思想家霍布斯和漢娜·阿倫特也席卷中國知識界。“我們正回望歷史,并已對革命感到厭倦”,李說。
? 伯克與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有諸多相似之處。作為后毛主義時代執政的理論源泉,孔子提倡的秩序、傳統及和諧理念在中國得以復興。伯克的名著《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則揭露了“巴黎暴動”的“惡劣”性質,粉碎了歐洲雅各賓主義者們的幻想。
? 李稻葵表示,中國將在年底前進行獨生子女政策、戶籍制度和其他多項改革。中國能否從容擺脫現代市場歷史上最大的債務泡沫也尚待揭曉。讓我們給予他們最好的英國祝福,并歡慶我們與中國的新“特殊關系”。
(來源:環球網 編輯黨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