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的動物園園長有一個夢想,他想在布魯塞爾打造一小塊中央王國。(攝影:付敬)
布爾塞爾往南,驅車40分鐘就可到達Pairi Daiza動物園,它位于農田、森林和崎嶇的山路之間。Pairi Daiza動物園占地幾萬平方米,共有8個園區。園長艾瑞克·頓姆(Eric Domb)稱它為天堂,在他眼中,這是一個展示動物、植物、人類和文明的平臺。
頓姆剛滿52歲,中國園是他的最愛,他稱其為“仙城”。頓姆說:“我從小就對中國文化著迷,我現在正試著在園里展示一些代表中國之美的象征物。”他的目的就是想讓游客們在中國園中感受到祥和寧靜,中國園占地5萬平方米,游客可漫步于寺廟、樓閣和蜿蜒小路之上。這里的中國園是中國境外最大的中式花園之一,游客還可以觀賞到小熊貓、鳥類和短吻鱷。園內有一家中式餐館和一家中式餐館,能為游客提供食物和飲品。
中國園的投入超過了800萬歐元(約6.5億人民幣),并從中國請來了修建花園的工匠。Pairi Daiza動物園是一家上市公司,如此高額的投資已經得到了回報,因為它每年都能吸引近100萬游客。
在頓姆小的時候,母親常常讀中國的神話故事給他聽,他對中國的迷戀就是自那時開始的。他的父母也喜歡喝中國茶、收集中國手工藝作品,包括詩歌、陶瓷和美術作品。他那時就愛上了中國的文化和哲學,直到現在也是。他說,在中國人的哲學里,人們考慮的是“和”而不是“或”。“不是黑或白。而是黑和白。這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我們西方人總是在爭論是往左還是往右。你們的辦事方式很聰明。”
1992年,鄧小平首次提出了一條更為激進的道路——開放經濟,而這時的頓姆已經找到了他要修建動物園的地方。他用了兩年的時間來為鳥園尋求融資,鳥園是Pairi Daiza動物園的啟動項目。Pairi Daiza在波斯語中意為“封閉的花園”,它于1994年開始營業。在一次去往加拿大蒙特利爾植物園的旅程中,頓姆決定要修造中國園,蒙特利爾美麗的中式花園啟發了他。頓姆又用了5年的時間來進行策劃,5年之后,他來到中國,與建造了蒙特利爾中國園的上海景觀公司取得了聯系。
“我去那兒邀請能工巧匠們跟我回比利時修建花園。”
這是一次大膽的舉動。頓姆在中國人生地不熟,而上海景觀公司也只與中國境外的一家公司合作過一次,加拿大的項目全靠上海市長和蒙特爾市長的強大關系。頓姆帶著蒙特爾植物園的推薦信跑去說服上海景觀公司,要他們幫他完成這個項目。2005年8月1日,Pairi Daiza中國園項目終于開始動工。“這兩年我學到了很多,”頓姆說,“我為人過于直接,又缺乏耐心,是他們教會了我該如何建立長久的友誼。我現在和上海景觀公司的許多工人和老板都成了好朋友。”
2006年中國園開園之前,有幾十個中國員工在那里工作。頓姆希望它能幫助人們欣賞中國的文化。“中國不僅僅是個經濟和商貿大國。它有著非常高雅的文化和哲學。”他說。頓姆希望在中國園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以此擴大它的價值,使其成為一項教學工具。其中之一就是茶,他對茶慢慢萌發出了一股強烈的興趣。
“學的越多,你就越喜歡中國文化,”他說。他想在園內建造一座中國古典村落,在那里,許多傳統工藝品都可以得到展示,包括書法、雕刻和音樂作品。“當你進入園區,你會說這就是中國。這是真正的中國,這里蘊含著中國的DNA。”他還計劃在未來的五到十年內在中國村里建一所旅館,這樣一來,游客就可以在食、飲、寢三個方面完完整整地感受到中國。
但是頓姆這么做不僅僅是為了游客。他想要在歐洲找到一個舒適自在,同時又帶有一絲中國味道的地方。“我52歲了,幾年后就不能再到處旅行了。到那個時候,我想住在中國園里,睡在中式旅店里。我想要感覺到我在中國。”
???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中國日報記者 付敬?譯者:袁凌子 編輯: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