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日宣布,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總統基奎特、南非共和國總統祖馬、剛果共和國總統薩蘇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3月22日至30日對上述四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南非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
■前瞻
首站訪俄足見兩國合作優先地位
>>行程安排
跨越三大洲體現全方位外交
習近平此次對俄羅斯等4國的訪問,是中共十八大和全國兩會后,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訪。這是一次跨越亞洲、歐洲、非洲三個大陸的訪問。訪問的首站是俄羅斯,中俄互為最大鄰國,又同為重要新興經濟體,都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互視彼此為主要優先合作伙伴。
隨后依次訪問的坦桑尼亞、南非和剛果(布),都是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發展中國家,昔日“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如今期待譜寫友好合作新篇章。在南非德班,習近平主席將與其他金磚國家領導人共商如何完善金磚國家機制、促進金磚與非洲合作大計。“此訪涵蓋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多邊等多重因素、多個領域,是中國全方位和平外交的具體體現。”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如此解讀出訪“路線圖”。
>>戰略合作
中俄共同應對國際地區熱點
這是一次內容豐富,頗具新意的訪問。這個“新”字反映在此次訪問中,就是中俄在國際及地區熱點問題上相互協調,共同應對;在經貿領域務實合作成果可期,在人文交流方面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前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表示,加大對非洲和平與安全的關注,在治國理政方面交流經驗,增加對非洲制造業領域的投資,通過延伸產業鏈刺激當地就業和產業升級,實現中非經貿合作質的飛躍,都是訪問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
對金磚國家領導人德班會晤而言,“新”字更是由表及里、由內而外。衍生于純粹經濟學概念、起步于政治合作,同時代表著日漸崛起的新興經濟體的金磚機制如何向“實”推進?金磚五國領導人與十余位非洲國家領導人的會晤又將取得怎樣成果?世界拭目以待。
>>經貿合作
將加大對非洲基礎設施投入
隨著中俄上月就擴大原油貿易等能源合作達成重要共識,專家預計,雙方積極推動的航空、核能、天然氣等戰略合作項目有望實現重大突破。習近平的這次新春之旅,將推動雙邊經貿合作更上一層樓。
繼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創辦以來,中非合作內涵日漸擴大和豐富。習近平對非洲三國的訪問,有望加快中國與非洲的務實合作,推動更大范圍地落實中非業已達成的協議。劉貴今認為,中國將加大對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支持非洲的經濟一體化進程。雙方將就農村、基礎設施、經濟和社會發展等雙方共同關心、亟待解決的問題交流經驗。
經過金磚國家的反復協調醞釀,去年德里會晤上提出的金磚國家金融、貨幣合作機制,正呼之欲出;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智庫建設,被納入議題;金磚國家之間的貿易促進和通關優惠措施,正一步步走向現實。 據新華社電
■鏈接
國家領導人首訪都去哪
◎江澤民
1990年3月14日至16日,江澤民訪問朝鮮,這是他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后首次出訪。
1993年3月27日,江澤民當選國家主席。11月19日至20日,他首次以國家元首身份出席在西雅圖舉行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國際多邊政治舞臺初次公開亮相,并與美國總統克林頓舉行正式會晤。這是自1989年2月以來兩國元首首次正式會晤。
1998年3月,江澤民再次當選國家主席。7月3日至4日,江澤民出席在阿拉木圖舉行的中、哈、吉、俄、塔五國元首會晤。這是他再次當選國家元首后首次出訪。
◎胡錦濤
2003年3月15日,胡錦濤當選國家主席。5月26日至6月5日,胡錦濤對俄羅斯等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他就任國家主席后首次出訪。
2008年5月6日至10日,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日本,這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10年首次訪日,這也是胡錦濤連任國家主席后首次出訪。
京華時報記者商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