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與愛娃合影
美麗的愛娃
愛娃家庭相冊中一張照片,兩人愉快地進餐
希特勒在愛娃身邊小憩的照片,這張照片在希特勒生前一直被禁止公開
中國日報網消息:愛娃·布勞恩是被希特勒“金屋藏嬌”的神秘人物,希特勒在生命的最后幾十個小時里與她結了婚,完成她多年的心愿。希特勒死后,她也不愿獨自活在世上。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9日報道,德國著名歷史學家海克·B·格特馬克在最近創(chuàng)作的傳記中全面揭示了這個傳奇人物的人生,讓人們了解到,愛娃并非是傻傻的金發(fā)女郎,而是一名相當獨立極其忠誠的女性。
愛娃1912年出生在德國慕尼黑一個教師家庭里,1929年,17歲的愛娃在希特勒專用攝影師海因里希·霍夫曼的照相館中做助理,因此與希特勒相識,并逐漸發(fā)展成戀愛關系。盡管他們倆的年齡相差23歲,但這并沒有阻礙兩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格特馬克看來,除了希特勒的母親,愛娃是唯一一位觸動希特勒靈魂的女性。
那時的愛娃金發(fā)碧眼,充滿青春活力。格特馬克指出,真正打動希特勒冰冷的心的,是愛娃的個性、魅力和獨立,這些特質一直吸引著希特勒,一直到1945年他們倆生命的最后時刻。
在她350頁的傳記《愛娃·布勞恩:與希特勒相伴的人生》中,格特馬克寫道:“她與人們對她的標準刻畫完全不同。她思想多變,但在對這名獨裁者絕對忠誠方面則毫不妥協。”
希特勒的宣傳主管約瑟夫·戈培爾曾這樣評價愛娃:“她是個對希特勒來說意義重大的聰明女孩。”
愛娃與希特勒分享他對建筑的熱情,在希特勒計劃將自己的故鄉(xiāng)打造成德意志帝國藝術之都的計劃中,愛娃也參與了不少工作。
愛娃既不是家庭主婦,也不是母親,而且一點也沒有想成為這些角色,她只是適應了一個大她23歲并且情感上遲鈍的男人的需求。但她遠不只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年輕人。希特勒在愛娃身上構建了一種遠離戰(zhàn)爭、征服和種族屠殺紛擾的感覺,一種能讓他在一天的勞累后得以修養(yǎng)生息的家的感覺。
德國的《明鏡》周刊稱格特馬克的這本作品是第一本經過科學研究而寫成的愛娃傳記,能夠改變人們此前對愛娃的認識:一個殺人狂魔身邊愚蠢的金發(fā)女郎。
格特馬克在書中說:“她到死都對他忠誠,而希特勒可能正是將這種無條件的忠誠視為高于其他一切東西。”
在戰(zhàn)爭后期,希特勒也曾這樣訴說:“只有我的牧羊犬和布勞恩小姐忠于我并且屬于我。”
1945年4月28日,希特勒與愛娃舉行了婚禮。4月30日,希特勒舉槍自殺。愛娃隨后也吞下劇毒身亡。
(來源:中國日報網 陳笛 編輯:劉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