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綜合外國媒體報道,正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12月9日陷入了丑聞困擾,原因是英國《衛報》8日披露了一份由西方國家主導的決議草案,該草案不僅賦予了發達工業國家在未來氣候變化問題談判上更大的話語權,而且還削弱了聯合國在此問題上的應有作用,拋棄了《京都議定書》的減排原則。該草案因此引起了發展中國家的強烈不滿與抵制。
*** “西方密約”
根據英國《衛報》的報道,這份名為“丹麥提案”(Danish Text)的決議草案實際上是一份“西方密約”,因為它是由包括英國、美國和丹麥在內的幾個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共同起草的。
該草案背棄了《京都議定書》規定的由發達國帶頭減排、發展中國家毋須強制減排的精神,亦即“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根據該草案設定的人均排放標準,發達國家可以比發展中國家多排放一倍的溫室氣體,即從現在起到2050年,發達國家可人均累積排放2.67噸溫室氣體,而發展中國家人均只可累積排放1.44噸。這很明顯是在限制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外的抗議者打出了“請富國償還氣候欠債”的標語。
哥本哈根會場外的抗議游行
此外,該草案還將應付氣候變化的融資撥款大權交給了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銀行。這樣一來,發達國家便擁有了一項特殊權利,它們可以根據發展中國家的“實際表現”來決定是否向其提供資金援助。
報道還說,為了實現它們的“如意算盤”,發達國家還決定通過扶持一些所謂的“最脆弱國家”來進一步分化與瓦解發展中國家。
*** 反對之聲
由于這份決議草案明顯是在“劫貧濟富”,草案的內容一經公布立即引發了強烈的不滿。
在進行了閉門磋商以后,七十七國集團輪值主席、蘇丹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迪亞平于當地時間8日19點(北京時間9日凌晨2點)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七十七國集團堅決反對該草案中的內容。
迪亞平說:“在這個時刻,七十七國集團將努力推動哥本哈根大會取得成果,我們不能承受談判破裂的危險,但是,我們不會簽署不平等的協議,我們也不能讓世界上80%的人口繼續承受苦難與不公正待遇。”
在被問及此事時,中國代表團副團長、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表示,中國還沒有看到這份草案因此無法表態,但是中國絕不接受對發展中國家不利的決議。
印度環境部長拉梅什也表示:“如果丹麥草案存在任何(對發展中國家不利的)暗示,那對我們來說絕對行不通的。”
*** 或遭反制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迪亞平并沒有回答有關七十七國集團以及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是否會提出反制議案的問題。不過,他說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準備好了“應對”措施。
“談判才剛剛開始,還會有更多的情況出現,過兩天你們就會知道了,”迪亞平說。
(來源:中國日報網 柳洪杰 編輯:于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