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24日報道:去年,美國時任財政部長的漢克·保爾森曾恭維中國說,“中國已經是全球經濟領袖之一”。此后,美英兩國媒體在這方面做了不少文章。就此,知名國際問題專家王堣生在《中國日報》上撰文,提醒大家面對一些國家贊譽的時候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千萬不能被“忽悠”了,全文如下:
美國《時代》周刊在年初一期雜志的封面以顯赫的大字宣稱:“中國:一個新王朝的開始”。2007年1月,英國倫敦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維克托·托馬斯意味深長地發表文章,提醒世界注意:《2020年,世界將有中美兩個超級大國》,而且要求中國同美國一樣,“把責任擴大到整個地球”。5月下旬,美國一些媒體大量報道“美國世界意見調查機構”最近對十幾個國家進行的所謂“世界民意調查”,認為“中國經濟將超過美國”,而且說得有鼻子有眼,時間大概就在2020年;并挑逗中國人說,你們怎么“對自己的經濟還沒有美國人有信心”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5月中旬,美國中央情報局公布了一份“世界數字”報告,按美國所謂“實際購買力”估算,突出宣傳在世界各國國內生產總值方面,中國僅排在美國之后,遙遙領先于第三的日本。報告還“分析”說,如果按2006年一年間美中兩國距離縮小近3%的比例算,“中國只需要兩年就能超過美國,在2009年內成為世界上實際的第一經濟大國”。說得多么“有根有據”,多么娓娓動聽而又發人深思!
誠然,很多年來,“中國速度”的經濟發展確實是舉世矚目,中國的偉大民族復興勢不可擋。中國人民為此而感到自豪,世界上一切友好人士,一切向往和平與發展的人們,以及嚴肅正直的專家學者和生意人,他們贊賞和宣傳中國,說中國的好話,也是很自然的,即使有過譽之處,那也是對中國的鼓勵和鞭策。
問題是美國的一些權威機構和媒體、特別是像美國中央情報局那樣的組織,它們并非不了解中國的國情和實際狀況,它們更清楚中國綜合國力與美國差距多大。可是它們在“宣傳”中國的時候,甚至連一些普通常識都不顧。如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僅排世界第110位。2005年,我國人均收入為1740美元,僅相當于美國人均收入的4%,日本的4.8%,甚至只相當于韓國的十分之一。在世界經濟總量中,中國僅占5%,而歐盟的比重為31.4%,美國占29.1%,日本占10.3%。美國等西方國家民間外匯儲備要比中國大數十倍,美國是9萬多億美元,日本是3萬多億美元,中國只有1600億美元。中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050年是中等發展水平的國家。當然,經過努力,中國可能提前實現這一目標,但怎么一下就變成到2020年、甚至2009年(也就是說,13年內甚至兩年內)就會超過美國呢?!
如果我們不太健忘的話,正是美國中央情報局這類組織,長期以來不斷宣傳“中國威脅論”,現在怎么忽然搖身一變,大談“中國超越美國論”來了呢?其用心何在,不能不發人深思。美國《僑報》很敏感,5月30日即發表評論說,“趕超美國的條件遠不充分,中國更應警惕被捧殺”。
所謂中國很快就要趕超美國的論調,實際上是新時期的一顆“糖衣炮彈”,是“中國威脅論”的變種。它一是要引起西方、特別是美國的驚恐,從根本上感到“中國的威脅”和挑戰,從而動員“遏制中國的勢力”。二是要刺激中國某些人的浮躁情緒和簡單的“大國心態”,麻痹憂患意識。這是更陰險的一招,而且更具“魅力”。我們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也千萬不要被“忽悠”了,不可不學會一點“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編輯 黎星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