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路透社7月25日報道,對于美國聯邦儲蓄委員會(FED)暗示其可能很快開始縮減買債刺激規模的最新表態,美國華爾街金融界給出的反應是:“要看美聯儲做了什么,而不是說了什么”。
據報道,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再三保證,結束量化寬松不等于預示著即將調升利率。但債市并未吃下這顆“緩心丸”,反而大幅推高了借款成本,這顯示美聯儲仰賴的“前瞻性指導”恐怕沒像預期一樣發揮功效。
事后美聯儲官員不同尋常地輪流齊聲安撫市場,由此可見之前的政策失誤,不過美聯儲的再三保證在穩定情勢上最終有所奏效。官員們認為藉由傳達他們的想法,可以說服投資人相信利率和資產買進是兩種不同的政策手段。
但對很多分析師而言,美聯儲幾個月前剛說過可能“增加或減少”買債,而如今突然不愿進一步買債,令他們感到困惑。這也造成了對決策者口頭指導的不信任情緒。這種不信任帶動債市大跌與新興市場證券挫跌,市場波動也普遍升高。
美聯儲官員在前瞻性指導中提供其對利率預期的更長期看法,但前瞻性指導的初次行動就并不順利,而且時值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也開始進行類似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