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戈爾演說進入尾聲的時候,竟又出現了一個意外——有青年出來散發傳單,內容是嚴厲批評泰戈爾的,甚至聲稱要將老人趕緊送回國去。一直在盛贊中國傳統文化的泰戈爾為何會遭遇如此尷尬?說起來,和當時中國所處的特殊時期有關——在救亡壓倒一切的歷史背景下,反封建反傳統成為當時中國人最迫切的任務。這時,泰戈爾對東方傳統文化的推崇以及對西方的批評,便成為一場文化風波的導火索。
泰戈爾,這個名字中國人很熟悉,卻不知這位印度詩圣和中國有著深厚的淵源——他深愛中國文化,曾來到中國作訪問,還在南京的高校里作過公開演講,那天老人甚至和大學生們進行了“零距離交流”。
這樣一位有東方的靈魂又能夠從容進出西方文明的印度詩人的到來,成為近代中印兩國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卻也給正處于變革之中的中國帶來一場不小的文化風波。
泰戈爾來了!
1924年4月12日,一艘輪船緩緩駛進上海匯山碼頭,船上有泰戈爾率領的“國際大學訪問團”。這是中國學界期待已久的訪問,發出邀請的是梁啟超、蔡元培這兩位中國學界泰斗,他們以北京“講學社”的名義邀請泰戈爾訪華并提供路費。隨行的還有梵文學者克提莫亨沈、國際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畫家蘭達爾波斯,泰戈爾的秘書恩厚之,加爾各答大學歷史學家卡里達斯諾格教授以及美國社會工作者葛玲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