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7年,這張以格麗塔和喬治為男女主角的經典照片,再次成為《親吻的水手》一書的封面。
1945年8月15日(美國當地時間8月14日),隨著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乘著電波飛越太平洋,無數素昧平生的男女,在全美的大街小巷忘情地擁抱、親吻,用如此浪漫的方式慶賀二戰結束。他們中最幸運的兩位,機緣巧合之下被《生活》雜志記者捕捉進鏡頭,成就了新聞史上最具影響力、被轉載次數最多的佳作之一。照片中的男女主角是什么身份?“勝利之吻”誕生的前后經過如何?時隔67年,這些謎團在新近推出的專著《接吻的水手》中一一得到了解答。
她,并非真正的護士
對格麗塔·齊默爾來說,1945年8月14日的清晨再尋常不過。因為害怕遲到,她洗漱完畢,扎緊頭發,隨便吃了點東西便沖出家門,疾步奔向紐約鬧市區的地鐵站。這位單身姑娘夢想著為百老匯設計布景,不過,她時下的工作是一名牙醫助理。
白連衣裙、白襪子、白鞋和白帽——如果不自報家門,陌生人都會把格麗塔誤認為護士。換好制服不久,她便發覺,前來就診的不少患者喜形于色,包括診所主任伯克大夫在內的同事們也竊竊私語,說戰爭即將結束。格麗塔半信半疑——為躲避納粹的迫害,她和兩個姐妹年幼時便逃離故鄉奧地利;戰爭帶來的傷害,造就了她超常的戒備心。
盡管格麗塔試圖讓自己心無旁騖,事態的發展令她無法逃避,忍不住開始傾聽、思索,手頭的活計漸漸慢了下來。眼看時鐘接近午后1點,同事和患者紛紛出去就餐,她終于下定決心,摘掉白色便帽,走出診所大門。格麗塔的目的地是紐約時報廣場(又稱時代廣場),那里有一面自動顯示屏滾動播報權威消息。
此時的時報廣場上,不斷升溫的氣氛,讓獨立日慶典也黯然失色。格麗塔發現,西裝筆挺的銀行家、精心打扮的老婦人和全身戎裝的士兵,正從城市的四面八方涌來,一些人毫無規律地狂奔,另一些人仿佛有所期待地肅立不動。繞過落成沒幾天的“硫磺島插旗”群雕,格麗塔下意識地轉身望向時報大廈方向,后者三樓的窗口剛好跳出一行文字——
日本已宣布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