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國家高官會20日就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指導方針案文達成了共識,這對推動南海和平和中國與東盟的合作來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是在2002年11月由中國與東盟各國簽署的。近年來,中國嚴格遵守這一宣言,并就落實《宣言》與東盟國家保持了良好磋商的勢頭。此次達成共識的“指針”,主旨是務實合作,把原有的3個合作領域擴大到了6個。這充分表明絕大多數東盟國家和中國一樣,都愿意更積極地推動雙方的合作。
在中國與東盟關系發展的議事日程上,南海問題并不是排在最前面的問題。它的升溫既與某些國家試圖將自身利益凌駕于東盟整體利益之上相關,也與外部勢力的推動和插手相關。
實際上,東盟內部的整合與發展、中國與東盟自貿區的發展,以及東盟與中日韓(10+3)關系的發展,在很多方面都需盡快推進,有很多事情都急需去做。只有全面推進中國與東盟的關系,才能為解決南海問題,特別是共同開發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東盟已經確立要在2015年建成共同市場,怎樣借助于與中日韓的合作來推動這一市場的建設應是重中之重。比如,利用中日韓的實力來提升東盟國家的基礎建設;又如,加強協調,完善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海關、運輸等規則,使雙方貿易再上新臺階。
現在的東盟,還需要進一步推動內部在政治、經濟和外交等諸多方面的整合,拆除有礙這些整合的壁壘。期望借南海問題國際化來加強內部整合、提升東盟在國際舞臺上的聲音,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這樣做輕則會引發東盟成員國之間的矛盾,重則會影響到東盟統一市場目標的實現。《雅加達環球報》日前發表文章警告說,這樣的爭吵會傷及這一地區所有國家的利益。
東盟現在的地位,與其近一兩年來經濟迅速發展相關。東盟在全球市場分量加重的同時,也有了更強的吸引力。東盟國家應當看到,這才是美國提出所謂“重返亞太”戰略的主要考量。美國不是為別的而來,是為利益而來。美國會借助于歷史形成的“平衡作用”,來獲取自身的利益。但歸根結底,美國與東盟國家關系的發展,將取決于投入,而不是獲取。
近年來,由于南海地緣政治和資源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某些國家急于獲利,采取了蠶食搶占的手法,而某些外部勢力也借機插手,試圖從中漁利。中國與東盟均應對此保持高度警覺,不能讓南海問題綁架了正處于良好發展時期的中國與東盟關系。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伙伴關系20周年,中國與東盟關系近年來發展迅速,特別是自去年建立自貿區以來,經貿關系更是突飛猛進。如果讓南海問題干擾了這個大局,損害了中國與東盟的利益,也不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發展。在南海問題上,我們必須堅持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合作不要對抗,要穩定不要動蕩,理應共同努力,使南海成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