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名“路怒族”當街頂牛,致交通擁堵。
12月10日,鄭州鑫苑名家一業主因4元停車費與保安發生爭執,該業主一怒之下,將車堵在社區出口處,導致這個萬人大社區交通癱瘓一個多小時。12月11日,本報以《4元停車費“堵了”萬人小區》為題對此進行了報道。新浪、騰訊等全國知名網站紛紛對此進行轉載,不少讀者通過本報手機短信平臺發表自己的看法,一些讀者形象地將這些在開車時易發怒的人稱為“路怒族”。
記者調查發現,“路怒族”不但影響到小區交通,也成了影響市區交通擁堵的“人為因素”,其存在之廣、影響交通和行車安全之嚴重,已到了讓人不可小覷的地步。
熱詞
釋義
百度百科“路怒族”的解釋是:“路怒(roadrage)”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況下開車壓力與挫折所導致的憤怒情緒,“路怒癥”發作者會襲擊他人的汽車,有時無辜的同車乘客也會遭殃。
追蹤:警方沒對當事司機追責
昨日,記者對發生在12月10日的鑫苑名家社區大堵車事件進行了追訪。
鄭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稱,民警接警后迅速趕到現場處理。經與事發現場保安協調,民警找到了當事業主,當即要求其將轎車開離社區出口,以保證社區道路正常通行。當時,因該業主的轎車被鑫苑名家社區眾業主跺壞,該業主還就此要求警方處理。
針對車主堵住社區出口一事,民警并未對其做出處理,只是對其和保安等做了溝通、協調工作。
探討:當事車主該不該受罰?
“豐田車主因為他一個人的行為,妨礙了整個萬人大社區道路的正常通行,影響了其他業主的正常工作。拋開其個人道德不說,從法律層面上講,豐田車主的這種行為是否擾亂了公共秩序?警方是否應就此對其進行處罰?”昨日,針對鑫苑名家大堵車事件,該社區有業主提出疑問。
昨日下午,鄭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受訪時對此表示,這種事發生于社區內,而不是在城市公共道路上,因此只能算是糾紛,是除了協調、溝通之外,“其他的還談不上”。
據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中關于“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和處罰”的規定,并未就擾亂社區公共秩序的行為做出規定。
對此,河南國基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晴川律師表示,這件事最初是一件民事糾紛,之后可能演化成擾亂整個社區正常秩序的事件。對當事車主,不追究則已,若真要追究,當事車主的行為擾亂了眾多業主的正常生活、工作秩序,相關部門可對其進行罰款或拘留等治安處罰。
后果:“路怒族”屢致交通擁堵
記者調查發現,諸如鑫苑名家業主轎車堵門的事兒并非個例,車主之間往往因為互不相讓而大動干戈,輕則造成交通擁堵,重則導致傷人事件發生,有的甚至釀成命案。僅本報,就多次報道過此類事件。
今年4月23日,鄭州市緯一路9號院小區物業公司禁止業主在院內停車,一名女業主將自家的轎車堵在小區門口抗議,僵持近
6個小時,上千名居民生活受到影響。
8月1日上午,認為物業公司所收停車費用太高,緯四路18號院有業主用車把小區停車場大門堵死。
8月25日晚上,因不滿物業費上漲和收取停車費,鑫苑路陽光新城兩名業主將轎車停在了小區門口,進行抗議。
8月26日上午,豐慶路正商世紀港灣業主因對物業公司收取小區內停車費不滿,將車堵在小區門口,不料車被人用磚塊砸壞,引發雙方矛盾大爆發。
而在市區道路上,“路怒族”導致的交通擁堵也屢見不鮮。
鄭州市交警支隊一大隊民警孟繁勇舉例說,10月25日上午,農業路與文化路交叉口附近,一私家轎車和K28路公交車刮蹭后,雙方因對事故認定有爭議,守著車子展開對峙,長達23個小時,“一起很普通的交通事故,鬧得附近交通幾乎癱瘓。而近年來,私家車日益普及,‘路怒族’正是汽車社會的副產品,因‘路怒族’導致的交通擁堵也越來越多。在如今大力解決交通擁堵、倡導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這類事件真不應該再發生了!”
現象:網絡調查稱“路怒族”真不少
今年6月,民意中國網和互動百科網,對2023人進行的調查顯示,86.5%的人表示身邊就有很多“路怒族”,23.4%的人承認自己就是“路怒族”。受訪者中,76.1%的人指出“一遇堵車就著急上火”是最常見的“路怒癥”,63.4%的人覺得“被別人超車、‘插隊’就開罵”的情況最為明顯,62.9%的人“被人擋住去路就煩躁,想給點‘顏色’”,60.5%的人“看到行人亂穿馬路就不爽”,46.8%“開車時和不開車時脾氣、情緒像兩個人”。
哪些人容易成為“路怒族”?71.0%的人選擇“生活工作壓力大的人”;68.6%的人選擇“對無序狀態和不公正感覺憤慨又無處發泄的人”;63.3%的人選擇“心態不平和的人”;63.0%的人稱“有情緒無處發泄,生活中比較壓抑的人”。
“病例”一
遭遇堵車淑女變潑婦
家住鄭州市吉祥花園小區的徐女士平時脾氣很好,但她的好友張女士上周發現,開車時的徐女士,脾氣竟然大得“像潑婦一樣”。
張女士說:“特別是在堵車時,堵個三五分鐘還沒啥事,如果超過10分鐘,她就開始嘟囔,打開車窗東張西望,急得想飛過去。如果剛好有急事,她的脾氣就上來了。平時從沒見她罵過人,此時開始大聲罵。”
張女士笑著告訴記者,徐女士要么抱怨堵車這么長時間沒交警過來指揮,要么罵無德司機亂插隊,“見啥煩啥”。
“有一次,我勸她兩句,她反而和我吵了起來。”張女士說,“奇怪的是,她平時性格很溫柔,從來不會發脾氣。”
“病例”二
跟在新手后面心火起
吳先生是名有10年駕齡的老司機,最讓他心煩的是跟在菜鳥司機后面。“有次在一個路口,我停在一輛面包車后面。綠燈亮起時,面包車司機起步熄火了,這個新手實在太笨,折騰了幾次都沒打著火,好不容易打著火時,紅燈又亮了。”吳先生說,“當時把我氣得呀,沖著那輛面包車臭罵了幾句,平時我從來不罵人,這次實在是氣壞了。”
吳先生說:“前些天,我正在路上跑得順溜時,前面的車突然急剎,我趕緊踩剎車,差點撞上。我氣得下車拽開對方的車門罵了這個司機一頓,差點揍他。那司機心虛,一句都不敢還口,等我罵夠了,他不好意思地解釋,他是個新手,前面綠燈突然變紅燈,嚇得他趕緊來了個急剎車。”
“病例”三
挑釁車標“明擺著氣人”
“你快你飛過去”,“別滴偶越滴越慢”……如今,個性車標越來越多。也許貼車標的人是為了幽默一下或者彰顯個性,但對孟先生而言,他看見這種帶有挑釁味道的車標就來氣。
“有一次,我前面有輛桑塔納,慢得像爬一樣。又沒限速,路況又好,我急得不停按喇叭想超車,他也不避讓。更讓我生氣的是,桑塔納后面的車標竟然寫著‘你快你飛過去',我很想沖上前把車標給撕掉,這不是明擺著氣人嗎?!”
孟先生說,諸如此類的車標多得很,希望貼這種車標的司機能認真想想,別人看后的感受,別再讓這樣的車標惹人上火。
“病例”四
被人鳴笛催促很窩火
剛買車倆月的小李開車很不熟練,一碰到路上車多就戰戰兢兢。“我不敢開太快,怕碰著別人,可后面的人頻繁按喇叭催促,弄得我心慌意亂,非常煩。有一次我占錯了道,不是故意的,發現后非常不自在,但又沒法往別處拐,只好待在那里,可后面的車不停地鳴喇叭。”
小李說:“我也知道我理虧,可我不是故意的呀。有一次,有個車在我后面長鳴不已,我一下子火了,拉開車門過去和他吵了起來。”
對于這些遭遇,小李說:“希望開車的人都互相體諒一點,畢竟都是從新手過來的,別把人逼得太急。”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編輯:馮媛